广西大学创办于1928年,首任校长是我国著名教育家、科学家、民主革命家马君武博士。1939年,广西大学成为国立大学。当时,竺可祯、李四光、李达、陈望道、王力、刘仙洲、陈寅恪、盛成、陈焕庸、千家驹、施汝为、卢鹤绂、纪育沣、文圣常等一大批著名教授到校任教,学校盛极一时,成为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综合性大学。
1952年,毛泽东主席亲笔为广西大学题写了校名,同年,广西大学农学校独立建制,成立广西农学校。1953年,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广西大学被停办,师生以及设备和图书资料被调整到中南和华南地区的19所大学,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和牺牲。1958年,广西大学恢复重建。1997年,广西大学与广西农学校合并,组建新的广西大学。1998 年七十周年校庆时,江泽民总书记为学校题词:“百年大计,教育为本,团结奋斗,努力办好广西大学”。新的广西大学在1999年成为国家" 211 工程"学校,2004年被批准为教育部和广西共建的省部共建高校。
现在的广西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,设有30个学校,97个本科专业,36个一级学科和17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,8个一级学科和4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,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。有专任教师2006人,其中教授400多人、副教授700多人。博士生导师125人,硕士生导师1328人。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3649人,全日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6669人,有来自3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667人,成人教育学历生2万人。
学校校园环境优美,绿树成荫,鸟语花香,芳草如茵,湖光潋滟,环境清幽。校园占地面积307公顷,校舍总建筑面积133.09万平方米。教学科研设备总值5.19亿元,拥有各类藏书529万册,其中印刷型图书323.4万册,电子图书205.8万册,中外文纸质期刊4000多种,全文电子期刊1.7 万种,数字图书馆建设具有一定规模,已形成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并重的文献信息保障体系。
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核心,以“211 工程”建设为载体,不断加大学科建设的力度。经过多年建设,学科的装备条件得到很大改善,研究方向进一步凝练,学科特色更加鲜明,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,部分学科达到国内同类学科的先进水平,一些研究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学校现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,6个国家“211工程”重点建设学科群,21个自治区重点学科;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,1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、工程研究中心和研究基地,19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。
学校着力构建“顶天、立地、育人”的科研格局。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,以“顶天、立地、育人”为宗旨,以“解决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”为目标,以“构筑大平台、集聚大团队、承担大项目、产出大成果”为科技创新模式,积极提升原始创新、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。一方面,坚持面向国家和广西区域发展的战略需求,加强基础研究,坚持高起点、高标准,努力承揽国家级、省部级及地方经济建设重大项目,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、前沿技术,产生一批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成果。“野油菜黄单胞菌致病变种功能基因组学研究”、“反重力近终形铸造技术及其应用”、“高密度培养生产高活力α - 乙酰乳酸脱羧酶”、“规模化高效生物技术转化木薯淀粉生产高纯度海藻糖”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科研的“顶天”水平日益提高。另一方面,学校围绕广西优先、重点和大力发展的工业产业,特别是以重点发展的14个千亿元产业的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,加强应用研究,将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与现代化建设主战场接轨,积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,积极参与政府、行业与企业的决策与咨询工作,促进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。近年来,学校党政主要领导还亲自带队,深入各市、县开展科技对接活动,签订科技合作协议,全面推进校市科技合作、人才培养、技术推广、成果转化、科学普及工作,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。
学校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,全面推进和实施“质量工程”,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着力构建规模与质量并重的研究生培养机制,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,教学发展和改革取得了众多标志性成果。建校80多年来,广西大学培养了 20 万余名各类专业人才,其中有国家和省部级领导人,有两院院士,还有许多各行各业的专家、骨干和企业家,他们在世界各地,在不同的岗位上为祖国的建设和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。
学校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,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传播和交流。自1960年起已为近40个国家培养了大批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。学校先后与美国、英国、德国、加拿大、日本等34个国家和地区的165所高校或研究机构签订合作交流协议,建立友好往来关系。此外,学校积极开展对外汉语教学。近年来,我校先后与泰国川登喜皇家大学、爱沙尼亚塔林大学合作建立了素攀孔子学校、塔林孔子学校。
历经80多年的发展,广西大学正以建设高水平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为目标,秉持“勤恳朴诚,厚学致新”的校训,深入实施质量立校战略、科技兴校战略和人才强校战略,不断凝练特色,凸显优势,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、学科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,努力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。